close

Where is your home-place? 這問題可不是在無病呻吟何處是我家喔。
地方,可從三個面向來分析(Agnew 1987)
1.Place as location
2.Place as sense
3.Place as locale

在home-place這面向上,會比較偏向2跟3
對地方的感覺,以及日常生活所建構出來的事物。
綜而言之,home-place即讓人可以很放鬆,感覺到親密的地方
另外,home-place的範圍有多大?
就看你怎樣去認定,可以大到全世界,也可以小到就是你自己的房間。(這句話宅宅應該很同意吧)
或是,對這個地方有感覺,就可以認定成home-place

這樣說來,被我認定到home-place的地方有哪些呢?
從小在外埔長大,高中在台中,大學在彰化,實習回到台中
進研究所後,彰化再度回到生活。

高中之前,都在外埔,很少看到外頭的世界,但是就覺得這就是我的家。
進了高中大學後,人家問我住哪,我都很驕傲的說我住外埔,然後就開始冗長的解釋這地方到底在哪
高中的時候到了台中,但是無聊的住宿生活,所以認定的家還是以外埔為主
直到高三,在台中的時間多了,慢慢的開始欣賞這多變的城市
漸漸的,台中也有家的感覺了。雖然,所謂的家還只是那五人一間,有著衛浴設備的學校宿舍小套房
但是我開始去描述,自己在台中的生活,開始用腳,去拓展在台中的生活圈。
於是,一中街、太平路、學校後面的小市場,成為這個時期家的範圍。

進了大學,來到彰化,行動能力變大了,去過的地方變多了
幾乎1/3個彰化市成了第三代的home-place
這個時候的我,很愛到處趴趴走,不喜歡回家,甚至會把外埔的家,當作是一個綁住自己的地方
回歸到文章開頭的理論,可能是沒了那所謂很放鬆、親密的感覺吧
因緣際會的去到台中,在台中拓展了新的生活圈,也因為有一起闖蕩的夥伴
所以台中成為第四代的home-place

進研究所之後,
一開始,怎樣看彰化都覺得不順眼,也因為一些因素,有是沒事就往竹東跑
竹東反而成了第五代的home-place
而且融入的滿徹底的,只差不會很流暢的客家話
對於竹東為中心的區域,用新的觀感,去重新定義了這個完全陌生的城市
後來甚至想要把竹東地區當成論文主題
可見對於這個地方,隨著年齡的增長,生活中的經驗
比較起前幾次的home-place,真的是最符合文前所提及的2,3點
Place as sanse, and place as locale
很濃很濃的地方感,以及很深刻的生活經驗
後來剛好有一部電影「九降風」的上映,甚至還很驕傲的說:「那是在竹東拍的喔」
地方感,多濃厚

現在,回歸到自己的生活之後
周末多了很多時間回外埔
外埔重新成為自己認定的家
轉彎後的大下坡,只有一家小七的CBD,晚上會有稻香跟豬屎味
六個人圍著的小飯桌......
回到彰化的學校
漸漸的重新去發現這個城市的迷人之處
火車站、學校、便當街、夜市們、白沙湖......
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

Where is my home-place?
台中、竹東、過去的彰化
外埔、重新去認識的彰化
應該都是
以後呢?再度回歸到地方的定義
看哪裡可以讓我把2,3點好好發揮,那就應該就是那裡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loh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